天堂免费观看,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麻豆,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,年轻少妇8,美女在线观看一区,毛片色片

貝賽爾特公司概況

當前位置:

網站首頁 >  業界新聞 >  今日《自然》:破解腫瘤劫持神經細胞之謎,讓科學家發現了降血壓藥的抗癌潛力

今日《自然》:破解腫瘤劫持神經細胞之謎,讓科學家發現了降血壓藥的抗癌潛力

不久前,學術經緯曾向讀者朋友們介紹過頂尖學術期刊《自然》發表的一組重磅研究,同期刊發的三篇論文共同發現,癌細胞和神經細胞竟可以形成所謂的“突觸”連接直接相互作用,從而促進致命腦瘤的生長,并且讓癌細胞變得更具侵襲性。這一事實和其他一些證據強有力地表明,神經元是腫瘤微環境的關鍵組成部分。

那么,好好兒的神經細胞,怎么會在腫瘤微環境里生長并為虎作倀呢?今天,《自然》在線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,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(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)的一支科研團隊挑戰了這一難題,揭示出腫瘤是如何劫持神經元來促進自身生長的。這一發現也為新的抗癌療法提供了線索。

這支研究團隊主攻頭頸外科,大部分發生在口腔、咽喉、鼻腔等部位的各類腫瘤被歸為頭頸癌。像吸煙、飲酒、嚼檳榔等都會加大罹患頭頸癌的風險。

根據外科醫生們在臨床上的觀察,當切除的頭頸癌腫瘤包含很多神經末梢時,往往患者病情惡化程度更高,復發率更高,生存率更短。頭頸外科主任、本次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JeffreyMyers醫學博士說:“但我們不清楚是腫瘤生長在了神經中,還是神經生長在了腫瘤中,以及是什么信號推動了它們的相互作用。”

利用四種不同的口腔癌小鼠模型,并比對從癌癥患者活組織檢查得到的臨床數據,研究人員首先發現,p53缺陷的腫瘤比野生型p53的腫瘤形成更多的神經元。p53蛋白與癌癥關系非常密切,正常情況下起抑癌作用,可一旦發生突變,反而促進癌癥發展。編碼p53的基因TP53是頭頸癌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。

p53缺陷的癌細胞促進神經元生長(圖片來源:參考資料[1])

在過去,科學家們了解到腫瘤細胞會釋放囊泡與鄰近細胞溝通。此次經過分析,研究人員發現,當細胞內有表達正常的p53時,分泌的囊泡含有一種微RNA(miRNA),可以阻止鄰近神經元增殖。然而,突變p53的癌細胞分泌的囊泡中缺少這種miRNA,于是會促成新神經元的形成。

“過去我們以為神經只是隨機擴散進入腫瘤,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樣。”第一作者Moran Amit博士總結說。

突變p53癌細胞通過囊泡內容物操縱鄰近的神經元(圖片來源:參考資料[2])

更有意思的是,科學家們發現,突變p53癌細胞釋放的信號不僅讓周圍神經元增多,竟然還會讓神經元發生功能變化。具體來說,它們讓神經元變成了腎上腺素能神經元,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來幫助癌細胞維持生長。

觀察到腎上腺素能神經元被癌細胞利用的現象后,科學家們想到了一條抗癌治癌的新思路:試試治療高血壓的藥物!這是因為,有一些治療高血壓或是心律不齊的處方藥,比如卡維地洛(carvedilol),正是通過阻斷腎上腺素能受體來起作用的。事實上,過去也有一些流行病學的分析表明,使用卡維地洛與降低某些癌癥的發病風險有關。

這個設想隨后在口腔癌小鼠身上得到初步驗證。當小鼠接受p53缺陷的腫瘤細胞移植后,用卡維地洛阻斷腎上腺素能信號通路,可以有效減緩腫瘤生長。這或許為靶向腫瘤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工具。

阻斷腎上腺素能信號減緩p53突變的癌細胞生長(圖片來源:參考資料[2])

1)80%以上試驗在中國和美國開展

《自然》對這項研究的重要性給予了很高的評價。專文評述指出,p53突變不僅在頭頸癌中常見,也是在很多其他類型癌癥中常發生的重要突變,比如60%的結腸癌、50%-80%的肺癌和95%的卵巢癌。許多科研人員正在針對p53突變設計抗癌藥物,而根據這項研究,“值得檢驗的是,同時使用卡維地洛和針對突變p53的藥物或許能更有效地治療致命癌癥。”

題圖來源:123RF 參考資料: [1] Moran Amit et al., (2020) Loss of p53 drives neuron reprogramming in head and neck cancer. Nature. 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0-1996-3
[2] Marco Napoli & Elsa Flores (2020) Loss of p53 protein strikes a nerve to aid tumour growth. Nature. DOI: 10.1038/d41586-020-00328-6
[3] Retrieved Feb. 13, 2020, from https://medicalxpress.com/news/2020-02-absent-p53-oral-cancers-reprogram.html
注: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,不是治療方案推薦。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,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。